Want watch more Video for TCM, Health, Please Visit ---- HERBS DOCTOR

Friday, July 27, 2007

「去得安詳,不一定要自殺」

「去得安詳,不一定要自殺」(2007年6月22日)

勞思傑指出,不少剛進入寧養病房留醫的末期癌症病人要求安樂死。如確定受抑鬱情緒困擾,施用抗抑鬱藥2至3星期,加上用藥控制痛症,病人多會打消安樂死的要求。
謝俊仁稱,除了肉身上的徵狀,紓緩治療以至寧養照顧,也照顧患者及家人心理及靈性上的需要。
法國癌症醫院Institut Gustave Roussy的內科腫瘤部部門主管Mario Di Palma醫生稱,由於痛症控制處理得宜,故要求安樂死的病人甚少,一年可能只有一人。

【明報專訊】農曆年祝願親友「五福臨門」,所謂五福,就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還有——善終。死得好,原來也是福氣。

在現代人心目中,什麼是善終?推廣寧養照顧(Hospice care)的團體善寧會,曾於2004年訪問700人,受訪者認同「無肉體痛苦」是善終(好死)最重要的因素。

末期癌症患者所面對的其中一類病徵,便是痛症,而處理痛症是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重要的一環。本港公營醫療體系發展紓緩治療已有約20年歷史,香港紓緩醫學學會榮譽顧問兼醫院管理局臨倫理學委員會主席謝俊仁明言﹕「去得安詳,不一定要自殺。」紓緩治療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他上周六在善寧會舉辦的一場論壇前表示,由癌病帶來的痛楚,超過九成得以控制。他希望社會能明白,現時醫學上確有方法幫助末期癌症病人度過生命最後的日子,毋須選擇自殺一途。

紓緩治療有效減痛楚

白普理寧養中心榮譽部門主管兼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勞思傑,在同一場合也指出,據醫管局的調查,替癌症患者控制痛症的方法行之有效。病人的自我評估也顯示,與施藥前相比,施藥後病人覺得痛楚程度大大下降。

勞思傑也指出,末期癌症病人的痛苦,不一定來自肉體上,也可以來自心理或靈性上,這時需要由臨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幫忙。

勞思傑稱,不少剛進入寧養病房留醫的末期癌症病人要求安樂死,說﹕「我想死,你唔好搞我(醫我)啦!」醫護人員先安撫他們﹕「你唔好急,畀時間姑娘做先!」如確定受抑鬱情緒困擾,院方先處方2至3星期的抗抑鬱藥,同時施藥控制痛症,事後因而打消安樂死要求的,也很常見。當痛症受控,情緒好轉,末期病人也可以出院回家。當醫生再問他們當初因何提出安樂死的要求時,他們也不好意思再提,只是說﹕「啦,醫生,那時候我說說而已。」

「我們反對安樂死的人的看法就是﹕如果病人痛苦,我們更要提供更好的紓緩治療。」謝俊仁堅定地說。

事實上,歐美國家早已推行紓緩治療。法國癌症醫院Institut Gustave Roussy的內科腫瘤部部門主管Mario Di Palma,上月中跟到訪的本地傳媒,分享他們處理癌痛的經驗時指出,該院十分重視痛症控制,30年前已開始施行。院方有一隊專責的醫療團隊,成員包括醫生、護士及心理學家,只要主診醫生認為病人有需要,他們便前往會診。除了施用止痛藥外,也有物理治療師及心理輔導員指導患者如何抗痛。由於痛症控制處理得宜,病人有信心,故要求安樂死的病人甚少,每年照顧4.4萬名病人中,可能只有一人。

No comments: